抛开政治因素,只谈文艺,该片还是很值得推荐的。
在我心中对标题萤火虫之墓的理解,即是对节子和哥哥清太的生命和希望终结的预示,并全部都投影到了一盒水果糖里。
片子伊始,清太一家过着中层阶级生活,父亲是有地位有权势的军队大尉,母亲则是貌美贤惠的家庭主妇,一家人其乐融融。在战争前,家里还能吃到用糖水煮过的水果、肉制品罐头及贯穿全文的水果糖。然而,战争是残酷的,一瞬间便家破人亡,给无数家庭带去了苦难和噩梦,一醒来一切都变天了。清太和节子在轰炸中刹那间就沦为了孤儿,以前的美好<图片1>
<图片2>
<图片3>
<图片4>
生活全都化为了奢侈而不可及的肥皂泡,一触即破。
1937年及二战后,日本先后施行了一系列“节食助战”的行为,按照实物配给制,定量配发大米,然后顺及荞麦、大豆、薯类,糖类、火柴及纸制品更是被严格限制。而只有钱没有门道,根本买不到多余的食物,因为食物只能配给,私买私卖都是违法的。到了清太和节子投奔亲戚后,已经吃不到更好的食物了

本周作业
总体来看在制作上本片无法挑剔,在88年时的电影制作水平已经很棒了。配乐歌气氛完美地合为一体,有种淡淡地悲伤。叙事手段高明,剧情不徐不疾地开展,多条线索贯穿,恰到好处的煽情,尤其是战争大背景下人们的言行举止,真让人身临其境,难怪是可以赚到不少的眼泪。
那么,泪点在哪里呢?
有人说,这是一部讲死亡的电影。从开始到结尾都是死亡,压抑的氛围和悲伤的情节让人泪流成河。生命的苦难这么多,死却是唯一的解脱。
有人说,这是一部讲战争的电影。贫民的痛战争你不懂。兴,百姓苦!亡,百姓苦!世界和平是必须的!
有人咆哮说你们都tm错了!反二站电影就不能不讲政治,这悲剧的根源在日本军国主义的罪恶!
还有人鄙视男主的无脑傻逼导致了自己养死妹妹......
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。一部电影能看出这么多,是件好事,这说明它有被思考的价值。只不过,再煽情再催泪的电影,它都能被剖析和挖掘出新的东西。
所以说了这么多废话,高老整这么个催泪弹是想表达什么呢?

《萤火虫之墓》跌宕!$我不能理解为什么有人要哭
转载请注明网址: https://www.jzmssy.com/pro/1366.html